信誉金喜足球网

  143 返回列表

黄书恒_台北玄武設計
台北玄武设计创办人 黄书恒

精彩观点:

好的设计没有边界的,也不分大小;
一个好的设计师是不太容易发大财;
大陆室内设计师是全世界最幸运的一群人;
台湾年轻的设计师,要保持谦虚的态度去了解大陆各地的案子及各地的风土人情。

代表作
《蘇州水岸中式秀墅》、《GI10住宅案》、《海德公園住宅》、《上林苑售樓處》、《敦南辦公室》、《新宿樣板房》、《台北华城》、《中央公園住宅》、《紫京城售楼处》......

进入TA的博客

访谈内容

各位亲爱的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新一期的人物专访。本期我们很高兴请到了台北玄武设计/上海丹凤建筑创办人黄书恒先生。他生于台湾,学于英国;设计满足商业空间刚性需求,却又不失纯设计的高雅与大气、艺术与品味……今天,我们很荣幸的请到黄书恒先生与我们分享设计心得、畅谈行业发展。大家欢迎!

大家好,我是黄书恒,很开心能跟大家分享我的设计。

您是建筑设计师出生,却能够在室内设计行业风生水起,您觉得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有何异同?

某个程度而言,我算是蛮幸运的,因为我从一个建筑设计的本科生,而后在室内设计领域中崭露头角。归纳原因,我能从一个更大的环境空间构成的角度审视室内,而不是纯粹的从室内空间的边界在做立墙的设计;反观,透过室内设计我又可以近距离的去看待建筑组成的呈现,比方说,建筑的材质、细部、光线等等。因此,相对于室内设计师来说,我看待事情的角度来得更广、更高;相对于一般的建筑设计师来说,我看事情的角度可能又更深。

事实上,我个人觉得一个好的设计师不应该区分领域,比如,做建筑设计就不能做室内,做室内设计就不能做建筑。设计师这门课程很远古的时候,基本上就没有区别,是融而为一的。近代社会为了形成一个产业链,把建筑和室内分开来,变成各自专业领域,作分工。如同我的经验,好的设计是没有边界的,举例而言,要做一个立面的开窗,某个时间会有一道阳光从外面投射进去,这时你必须要调整室内建筑的一些开窗和结构,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两方面都需要一些考虑。因此,我觉得这些不应该有边界,甚至说它里面的一些家具,不完全是软装设计师与家具设计师的责任,一个好的设计者,希望作品能够完整的去呈现的话,这些似乎都是他应该考虑的范围。

您作为玄武设计的领军人,2010年开始了内地业务的开拓,为上海分公司命名为“丹凤”设计,这其中有什么独特的韵义吗?现在公司发展得如何?

丹凤取展翅高飞的意思。因为丹凤在传统文化里面是火凤凰,浴火重生。中国的文化所谓是大鹏金翅鸟,一张翅可以飞十万八千里;同时也蕴含着我们对事业的崇高的期望。但近年来就发展来讲,比起一些内地的公司,我们不认为我们发展的速度特别快。虽然随着一些案子的完成,我们的业绩算是蒸蒸日上,但是我们仍然很小心翼翼的控管品质。因为对我们来讲把设计做好可能比把设计的业务量做得更多更大,来得更重要,因此我们希望很小心的去呵护玄武设计这个品牌。大致上,目前我们公司手边的一些案子,都是业主通过媒体、合作过的业主或业主的朋友口碑相传主动找上门来的,我们较少去找案子。

在您的设计中,我们即可以看见您对东方魅力的探索,又可以发现对西方艺术的追寻,您是如何将东西方文化糅合在现代设计中的呢?

在现代的网络时代,整个世界已经慢慢变成扁平化的状态,国与国家之间的疆界越来越模糊,各国文化得到普及和拓展。在早期,如果我们要出国或者了解异国文化其实是非常难的,要花费比较多的金钱和时间,但是现在通过一些交通我们是很容易到国外旅游,或者通过设计网站、设计杂志,可以容易知道好的设计作品及最新消息。我觉得身处在这个时代的设计师,跟比我们早10年或100年的设计师身处的环境、收到的资讯是非常不一样的。那相对的,我们应该去呼应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去做出一些适当的反映。举例来说,如果我们想在充满中国古典元素的环境下,我们可以到苏州园林去旅游、去开会以获取到灵感;如果想获得国外的灵感,有可能搭飞机到了伦敦去度假,或者去台湾、小岛游历等等。简单讲,在我们周边不断发展的事情,它本身就糅合着各地各国的一些文化。我认为,慢慢的我们这代人对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别,会通过网络的关系越来越小。

更深度来讲,我很喜欢在作品里面,不分国界的去交流或者是使用异国文化元素。比如,我今天想喝一杯龙井茶或铁观音,因为它是中国茶的缘故,所以我会希望待在一个有中国味道的茶室品茗;但如果今天我跟我的好朋友想喝一杯伯爵茶,我会希望在感觉明亮、透过玻璃可看到后花园的温室,那样场景下,去喝一杯茶。再举一个例子,如果我今天想要好好的看一本书,会希望待在像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那种历史悠久的老书馆里面。那些散发出厚重书香气息的书架,及纸张油墨的味道氛围,使我感觉到安定,充分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总而言之,设计配合我们的生活行为,会有不同场景的转换,如同玄武设计为中央公园、海德公园设计的会所一样。最后换言之,很多东西它不是非得去区分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反而是,你做什么样的事情,在什么样的场景氛围下,是最自然合宜的。

同样是室内设计,您认为台湾和大陆有什么不同?您是如何看待当下中国的室内设计行业?

在很多次的演讲里,我都有提到这的问题,我认为在当代的环境,大陆室内设计师是全世界最幸运的一群人。因为中国整个经济的发展,世界舞台的中心逐渐聚焦在亚洲,中国变成了全世界各地的设计师都希望竞相角逐、占有一席之地的舞台。从经济发展状态来看,包含美国及欧洲的衰退,工作机会也渐少,但当今的中国经济却是不断的发展,也拥有着更多的工作机会。

对设计师来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不断的工作机会。虽然在学校里学到一些理论,但事实上,进入社会后,通过工作中一场一场的操练,才是让设计师快速成长的关键,这也是我为什么认为大陆的设计师是幸运的,因为经济不断的发展,所以有很多的机会可以让设计师去成长学习,去试验一些比较特别的想法。

相对应台湾来说,由于发展比较早,社会状态和经济呈现稳定的趋势,设计也有比较成熟的水平,但工作的机会显然没有大陆的那么多那么频繁,所以通常比较会有时间好好的把案例从头执行到尾,从开始的设计概念和想法,到怎么样透过时间、材料去落实,让设计直到最后都能不放弃设计的本心。反过来看,中国内地的室内设计师,由于因为案件太大、太多,案件的节奏非常快,要在很短的时间里面去完成。一方面来看,是很好的机会,它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累积到相当多的财富。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容易让年轻的设计师一下子就迷失了方向。因为很多设计师可以透过快速,不经过思考的方式拼接设计,但事实上你要把每一个设计都完整陈述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原创的,不是做一些拼接或者是抄袭的话,其实是没办法很快完成的。

因此,很快的做完和很快的做好设计其实是两回事。在现有的大环境里想要成为一个好的设计师的话,是必须要有一个很好的自我规范,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在所谓的商业和创意设计之间,找到平衡。当然,不是说赚钱是不对的事情,但是怎么样在一个工业机制里面去保留一些原创的本职,这个才是最不太容易的。

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台湾设计师来内地“开辟疆土”,作为开拓大陆市场的“先行者”您是如何看待的?可以给大家分享下您的经验吗?

虽然公司进入大陆已有5年左右的经验,但是我们还在摸索的阶段。不敢说,我们已经非常了解这个行业。但是的确以我们的经验来分享的话,我们建议台湾年轻的设计师,要保持谦虚的态度去了解大陆各地的案子及各地的风土人情。因为有别于台湾面积比较小的地理环境,大陆各省辽阔,每个地方的文化及风土民情都很不一样。

在台湾,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设计习惯或法则,拿到大陆可能是不对的。举例来讲:台湾人对于豪宅的规划,通常比较接近香港或日本。一个豪宅的主卧室,我们认为居住功能必须很完备,除了床铺的空间外,可能搭配至少有占4分之一的面积去设计更衣间;湿区的卫浴设备,包含双面盆、干湿区分的淋浴间、浴缸及马桶。相对的来讲,我们会把空间切割得比较实用、精准,比较细化。但到了北方的城市,反而他们不认同这样子的细分,他们倾向开放式的整体空间,因为通过细分后,空间感会比较狭小,他们宁愿保留宽敞的大空间,这些差异都跟每个业主生长的环境有关系的。后来我们发现真正要做好一个案例,你得花点力气去认识这个业主,去了解这个地方的生活习性。根据业主的一些习惯或价值观,慢慢地做出得到他们认同的设计。

其次,台湾设计师到大陆工作,会涉及两岸工作的管理、对接的问题。都需要设计师去发展一套设计管理的方式,这样下,两岸业务方面会有比较顺利的结果。

很多人都在用风格来定位自己的设计,对此您是怎么看待的呢?

从行销学的角度来讲,设计师当做一个品牌在经营。如果有一个很清楚的风格会容易让人记住,在行销上面,这样的做法是对的。但是某个程度来讲,如果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却又局限了发展。这也就是我们玄武在进大陆发展后,这几年的状况尚未达到巅峰的缘故。

的确我不能说对自己成绩是非常满意的,但是我认为我们是很认真的在走一条我们认为对的路,包含在设计风格上面,不认同用单一风格来限制,在某一个程度来讲我们在走一段比较远的路。

从长远的格局发展来看,这么做反而是对的。玄武设计通常会训练自己的设计师能够熟练不同的设计风格,这也是我们公司的发展在打底阶段比较艰难。但从长远一点来看,我觉得也许这条路是对的。刚开始由于做的风格很多,也许一般的业主或者设计朋友不容易去渗透。但是从我们的自我汲取来讲,设计之路是一条比较长远的路。你要用设计来讲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那肯定在不同的状况之下要有不同的语言。

据我对您作品的了解,您作品中风格是多元化的。我特别喜欢您巴洛克风格的设计,您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一风格的魅力之处?

对比一般的台湾的设计师,比较多在做现代风或者简约风。而我们现在做的现代巴洛克,其中跟真正的巴洛克又是不一样的,它是在传统巴洛克风格上发展起来。巴洛克风格不是在一个平常的时代,或是一个比较动乱的时代发展起来,而是在经过一定发展之后,国家社会已经逐渐迈向丰衣足食、太平盛世的阶段所产生。在动荡下,大部分的人考虑的是怎么吃饱或穿暖,让每个人都有一个居所。设计师们最大的设计是如何用最简单的材料,在最快速的时间里面,盖一间房子来满足大多数人的安居目的,此时现代主义大行其道,也基本上符合那个时代的场景。

但随着经济发展,到现在富裕起来的社会,逐渐出现了巴洛克风格。巴洛克风格其实是处于太平盛世,吃得饱穿得暖之后,可能我们还想要多一点其他的体验的时空下兴起,巴洛克最重要的氛围是,它在心情上是快乐的、愉悦的。居住者基本上已经度过了他们比较贫穷的时期,能够接受多样元素。在心态上经过了自己的努力打拼,积累到一定的财富,希望能够犒劳自己,享受自己努力后的成就。巴洛克风格其实是它不再担心吃不饱穿不暖,基本上它看待生活、看待心情是比较乐观的;相对于它呈现出来的东西是比较丰富的;在很多元素上其实是可以兼容并蓄的。所以,它代表是一种美不胜收,盛大华丽的场景。对我们来讲巴洛克的重点倒不是说通过什么样的造型呈现,反而是我们呈现的氛围是快乐的。

我们所做的巴洛克风格其实还是有一些比较重要的设计心法。巴洛克风格可能在很多的家居上都是不受控制的,可能呈现比较混乱的状况,因此我们在做巴洛克风格的时候还会适度的加入了一些剧场学的观点。比如:我们透过一些色彩、一些对比,做了场景的安排。巴洛克风格的色彩是非常多样的,但是我们在处理巴洛克风格上面,大致上把颜色控制在黑灰白无彩色系为主,黑灰白占的比例是70%左右,一些鲜艳的色彩占20-30%左右。大部分的空间还是用了比较冷静的色调,相对的地方做一些色彩的对比,会显得非常吸引眼球。例如,在空间里面安排一个主角,但在玄关、走道空间里,我们刻意维持让它非常的低调。所以,你从一个空间转换到另一个空间的时候,你会体验到一收一放的感觉,让人在进到这个空间之后,由于视觉呈现得比较华丽,而感到更多的惊喜。

在内地设计中巴洛克风格并不常见,作为业界的资深设计师,您觉得它的潮流走向是怎样的?

我认为相当有机会的,因为中国现在的第一代富豪,都是一些努力大拼后的企业家,一定程度上也达到退休的年龄。他们通过努力积累的财富,可以用物质来犒赏自己。相对二代的企业家,他们出生在一个比较好的环境,他们看待事情也就比较前一辈来得更乐观一些。巴洛克风格中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乐观,喜欢交朋友的。因此,不同美好的文化,不同美好的记忆都兼容并蓄的收纳到巴洛克风格中来。它对于接下来的中国市场,可能也是一个蛮有意思的选项。因为当代的中国已经脱离了一个物资匮乏的阶段,开启懂得欣赏美,想要透过美来犒赏自己,过美丽的事物来提升自己的心灵生活。

您在设计中比较注重“冲突美学”,您能跟我们聊聊什么是“冲突美学”?您的作品中是如何来体现这一观点的呢?

我本身是建筑师,会把空间看做是一个延续的场景,延续的经验。所以对我来说,做设计不是单一的在做一个墙壁、地板和天花板的设计,常常像是拍电影一样。因此,我会把我比作空间的导演,当人走进一个屋子,从玄关进去、来到了客厅、经过餐厅,它有点像拍电影的过程。我会通过一些剧本的安排,在设计上让参观者经历一个什么样的视觉的过程,然后小心翼翼的去安排背景,思考天地墙要用什么样子的材料来完成,色彩、光线等等。安排一些主角,跟着主角变化,有可能是水晶灯;有可能是一张斜摆在落地窗旁边的单人沙发;也可能是挂在墙壁上的很漂亮的油画等等。当然我们要避免的是一个空间里跑出来太多的主角,反而呈现混乱的状况。

我所说的“冲突美学”就是来自于空间所呈现的视觉效果延续,有一连串的经验,是承转启合,像文章一样有高潮有低潮。比如,设计一个狭小灰暗的空间,然后从狭小空间进入另一个比较高、光线比较明亮的空间,你的五官会马上察觉到空间的差异。“冲突美学”会强化使用的经验,搭配着空间剧场学在做表现,特别是会所、样板房的空间,它们往往希望在短时间内,让参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或视觉的惊喜。换言之,在设计这类型空间的时候“冲突美学”是一个我们蛮常会使用的手法。

好的设计就是设计师人生的写照,是他真实生活的表达。您认为想要做好一个设计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认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好的设计师要有多样的体验,才会有多样的感触。所以说要多多的去旅行去阅读,多专注对每个生活的细节、生活的点滴,真正透过这样的感触去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想法。

那您认为新时代的设计师应该要具备哪些特质?

首先,要具备有海绵一般的特质,随时保持谦虚的态度在吸收新思路。不论在设计方面还是科学、历史、音乐、舞蹈甚至人类学等等都不应该去排斥,因为它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到你的设计。

另外,也要像天秤一般的特质,因为你要去平衡,如何在忙碌工作中的分配时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把这个案例在符合预算的状况下达成业主的要求;但同时在天平的另一端,很感性的符合美学的课题。比方说,在案例里面,你希望呈现是哪些设计的理念,怎么样让自己案子在商业上能够满足业主,满足公司,获得收入;但是在美学、艺术、设计上又能够透过一个个的案子不断的进步,来提升自己的能力。

最后,还需要莲花般的特质。不管外在的环境是好是坏,在整体一个比较商业利益的环境之下,还能够坚持走自己认为对的设计之路。一旦选择这条路,注定了你要成为一个好的设计师是不太容易发大财,但也能够赚到足够的钱让自己的家人衣食无缺。深层次的,我们还希望能表达一些对设计的看法,透过设计提升自己,提升使用者的精神生活,这个更为重要。换言之,让使用者进到一个空间能够感受到一种幸福的能量,一种正面的能量,或者让一个受到挫折的人,感觉他是被安慰的,被空间疗愈的,我认为这才是设计师最大的一个特质。

透过空间设计可以看出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变化,您觉得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于家居的设计有哪些影响?未来将会有哪些新的趋势值得关注?

第一点,由于现在化社会的发展,都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农村越来越少,对时代产生很大的变化。在都市住宅中,可能会面临到三代同堂的问题,这个需要我们关注。现在很多年轻的双薪族夫妻,在设计中我们要思考怎样透过一个空间,跟上一代住在一起,又能照顾年幼的孩子。在这样的状态下,祖父母跟孙子能够产生很好的彼此照顾的功能,在空间上让三代人可以感觉到彼此照顾;但在需要隐私的时候,还是保持一定的空间感。我认为怎样塑造若即若离的生活模式是未来的一个课题。

第二点,我认为近代科技发展,着陆在生活中的技术趋势。所谓的智能家庭设备产生,比如透过手机控制家电,通过网络服务管理生活等。还有家庭的管理也是一个特点,可能上班比较忙没有时间去处理一些家事,通过网络就可以有很好的服务,这个部分也可能对家居产生很大的影响。

第三点,环保材料、健康材料的使用,会越来越重视。很多天然的材料用过了就很可能永远没有了,怎样去珍惜现有的材料、不要去过度的开采石头、避免过度砍伐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在新型材料的使用上,再生性的材料如何呈现出个性,避免负面的毒性,辐射线等等,未来也应该要去发展研究。

新年之始,对于新的一年您会有哪些新规划呢?

2015年希望在原来室内设计的基础上,有更好的因缘能够找到跟我们美学契合的业主,共同创造好的设计作品。往下延伸,能够开始跨入产品设计领域,的确我们公司现在有研创部,我们自己在做特殊家具的开发(玄武创研SHERWOOD KINETIC),希望明年陆续有家居饰品能够跟大家分享。往上发展,现在室内设计的案子也由于口碑慢慢延伸出了建筑设计,有业主把建筑设计的案子交给我们来设计,我也希望慢慢回归到我做建筑设计师的老本行这领域,希望透过有趣的案子可以去呈现出来。最后,我们认为一个好的设计没有边界的,也不分大小,有适当的机会,我们希望能够在设计师本分上,好好的去创造出忠于自己的作品。

好的,非常感谢您今天接受我们的采访,在新的一年里希望您能事业蒸蒸日上,玄武设计业绩腾飞。

谢谢,也欢迎大家来我的博客分享交流!

手机设计本

随时提问题,随意赏美图

设计本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即刻与本本亲密互 动,还有更多美图等你来看!

关注我们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2012-现在 tbuzua.cn,All Rights Reserved.